“青年”姚明鼓勵年輕人看一看世界
“根據聯合國世界衛(wèi)生組織最新確定的年齡分段,44歲以下都是青年,我明年過完春節(jié)才45歲,所以我還是青年。”姚基金創(chuàng)始人、中華全國青年聯合會副主席姚明6日出席第七屆虹橋國際經濟論壇“全球化與青年發(fā)展:共享美好未來”分論壇時這樣介紹自己。
作為一名退役運動員,姚明關心體育與青年話題。“青年人總是好奇的、好動的,也非常喜歡挑戰(zhàn)和競爭。”他說,體育正是這樣一個平臺,它不僅是自我表達的方式,也是激發(fā)熱情的渠道,更是讓青年主動學習其他國家文化、語言的一種動力。
11月6日,姚明出席第七屆虹橋國際經濟論壇。中新社記者 蘇婧欣 攝
姚明認為,無論剛剛結束的巴黎奧運會,還是NBA、歐洲杯等,體育已成為年輕人了解世界的橋梁之一,“因此我非常希望看到有更多社會資源和機會,讓青少年能夠更加積極、更加深入地參與到體育中來”。
姚明于2008年發(fā)起姚基金,這是一家通過體育力量幫助青少年獲得身心健康發(fā)展的公益組織。
姚明說,在當今全球化背景下,科技與經濟的迅速發(fā)展讓年輕人有更多機會接觸更廣闊的世界,擁有全球化的視野和思維。然而全球視野不僅包括發(fā)達國家視角,也應當涵蓋相對欠發(fā)達地區(qū)和國家,“我和我的同事在2008年就已經發(fā)起了姚基金項目,通過組織慈善比賽,邀請世界頂級運動員和中國的國家隊參賽,引起社會各界對欠發(fā)達地區(qū)青少年成長的關注。”
在姚明看來,青年是推動科技創(chuàng)新、文化交流與全球治理的關鍵力量,在塑造未來世界格局的過程中發(fā)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,“青年一代應當積極地投身其中,探尋如何在全球一體化背景下實現可持續(xù)發(fā)展,這將是我們共同的使命和責任。在這個過程中,我們可以發(fā)現世界痛點,青年人也可以發(fā)揮他們的創(chuàng)造力和創(chuàng)新力。”
11月6日,姚明參加第七屆虹橋國際經濟論壇分論壇圓桌研討?!≈行律缬浾?蘇婧欣 攝
談及科技,姚明指出,如今年輕人可以通過手機輕易地接觸全球資訊,然而他更鼓勵青年人廣泛接觸真實世界,以獲得更開放的視野,理解更多元的文化,“從自己根植的文化和熱愛出發(fā)去探尋世界,最終找到自己的定位和使命。”
“青年”姚明告訴全場觀眾,“世界那么大,青年總是要出去看一看、走一走,全球化對青年而言,或許就是對美好未來的憧憬和創(chuàng)造,期待在座每一位去擁抱這巨大的機遇、挑戰(zhàn)和責任”。(完)
圖片
-
國家體育總局:鞏固和擴大“
上個雪季我國冰雪旅游人數同
文旅部:進一步優(yōu)化冰雪旅游
-
進博“新朋友”露露樂蒙:參
候鳥南遷 呼和浩特迎來成群
北方各地滑雪場紛紛啟動造雪
“人氣聚起來、商氣匯起來”
2000億元、500萬人……從“
七赴進博,三度成為“核心支
-
流傳千年的“許愿塔”,承載
泰國參展商:參加進博會將共
培育新型消費 突出首發(fā)經濟
“數”“智”賦能物流服務體
成立三年來 全國碳市場建設
在哪辦?靠誰辦?錢怎么辦?
-
“縣”在出海 廣交會讓特色
新疆自貿試驗區(qū)一周年見聞
“走在羌山 歡樂羌年”非遺
地方發(fā)展引力何在?浙江湖州
榕臺職工品質生活活動成為兩
貴州黔西苗族服飾趕制忙
精彩推送
- “青年”姚明鼓勵年輕人看一看世界
- 重頭戲開始,中國持續(xù)為消費加油門
- 當天南海北的師生坐在“云課堂”里
- 川陜交界曾家山數萬畝林海披上“黃金甲”
- 青海55項稅費優(yōu)惠政策支持綠色算力產業(yè)發(fā)展
- 古城南京秋色斑斕“詩意濃”
- 文旅局副局長英語帶貨走紅:讓大家感受東北人的熱情
- 專訪“大數據之父”舍恩伯格:虹橋未來將趕超硅谷
- “中國釣具之都”山東威海:小魚竿闖出國際大市場
- 助文旅增色幸?!凹哟a” 湖南旅發(fā)大會敲響“千年石鼓”
- 沈陽培育消費熱點 打造“沐浴休閑之都”
- 硬核科技再創(chuàng)新高 海爾盈康一生攜大健康產業(yè)生態(tài)亮相進博會
- 西藏拉薩深秋如畫
- 閩寧攜手28載 譜寫“中華一家親”原州故事
- 周敦頤遺跡遺址地攜手共促理學文化國際化傳播
- 千余名專家學者共聚云南 以新質生產力推動水土保持新發(fā)展
- 煙臺“紅色文博輕騎兵”:讓紅色歷史“活”起來
- 河北衡水湖進入候鳥遷徙高峰期
- 沈陽迎來第三個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(fā)區(qū)
- 甘肅隴南綠色礦山:自動化系統(tǒng)日處理原礦1萬噸
- 糖尿病患者冬季如何注意日常養(yǎng)護?專家解答
- 調規(guī)后沈陽首家外資旅行社落戶 服務業(yè)擴大開放試點再突破
- 山東棗莊舉行“辣子雞”炒雞大賽 場面熱辣火爆
- 貴州榕江:苗寨云霧美如畫
- 中國首次發(fā)布國家生態(tài)保護修復公報
- 湖北神農架迎今秋首雪 美景引游客駐足流連
- 鄭云龍亮相《榆樹下的欲望》排練場
- 國家體育總局:鞏固和擴大“帶動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”成果
- 上個雪季我國冰雪旅游人數同比增長38% 收入同比增長50%
- 中新健康丨“冬令進補,來年打虎” 專家給出冬令進補三大原則
- 首批43只越冬白鶴飛抵江西鄱陽湖自然保護區(qū)
- 文旅部:進一步優(yōu)化冰雪旅游產品供給,提升服務質量
- 候鳥南遷 呼和浩特迎來成群紅嘴鷗
- 進博“新朋友”露露樂蒙:參加進博會是在華發(fā)展的“里程碑”
- 報告稱,中國微短劇市場規(guī)模超500億元
- 江西永新:鼓韻新聲
- 中外古典學專家學者走進中國考古博物館
- 北方各地滑雪場紛紛啟動造雪和景區(qū)提質改造工作 提前布局冰雪經濟
- “人氣聚起來、商氣匯起來”商旅文“出圈”聯動 煥發(fā)消費活力、點燃消費熱情
- 2000億元、500萬人……從“顏值”到產值 “美麗經濟”激發(fā)消費新活力
- 巨量本地推雙11大促百萬福利來襲!雙11生意新增量,就用巨量本地推
- 高通李儼:技術創(chuàng)新是立足之本,以標準化方式促進制造業(yè)快速發(fā)展
- 靠產品硬實力拿下第一,灑拖持續(xù)領跑擦窗機行業(yè)
- 進博會“全勤生”高通七赴進博之約,展現智能計算與生態(tài)合作新篇章
- 高通孟樸:5G和AI的融合為新型工業(yè)制造帶來智能化飛躍
- 中新真探:自行使用藥材泡酒有助身體健康?
- 甘肅民樂:祁連山下秋色濃墨重彩
- 呈百余幅突破性畫作 《大田百禾》推出
- 河南三門峽:鑼鼓書里唱古今 “爵士樂”里話傳承
- 中國—島嶼國家海洋合作論壇在平潭舉行
- 葉小沫:我的爺爺葉圣陶
- 內蒙古生態(tài)人36年的堅守:為綠色家園賦能
- 閩北念好綠色發(fā)展經 “犇”出特色致富路
- 香港國際機場三跑道系統(tǒng)將于11月28日正式啟用
- 報告:2023年國產片占據中國電影市場絕對主導地位
- 18國企業(yè)將參展第二十五屆中國中部(湖南)農博會
- 多國古典學專家四川探訪古蜀文明與“熊貓家園”
- 央媒評拼多多引領電商西進:降低物流成本,托舉美好生活
- “優(yōu)化服務+智慧裝備” 讓農民“少跑路” 確保糧歸倉、錢到賬
- 跟著“悟空”尋石窟 河南安陽“萬佛溝”引客來
- 河南鄭州:遷徙天鵝和疣鼻天鵝“同框”入鏡
- 廣西北海武警官兵開展多課目強化訓練
- 青藏鐵路啟動“雙11”快運服務 日均300噸電商貨物將入藏
- 西安二手市集上的年輕人:流轉物品、傳遞情感
- 廣西南寧:大龍湖碧綠清幽 陽光灑落群山宛若水墨畫
- 七赴進博,三度成為“核心支持企業(yè)” 交通銀行“看點”揭曉
- 搶抓有利“天時” 吉林雪場開足馬力造雪備戰(zhàn)新雪季
- 鄂爾多斯88件文物亮相廣州 展現傳統(tǒng)民俗文化
- 大型音舞詩畫《唯見長江》上演 展示長江文化魅力
- 香港建造商會組織“海岸清潔日”活動
- AI技術助力銀發(fā)教師發(fā)揮余熱,讓教育有了更多“打開方式”
- 流傳千年的“許愿塔”,承載了多少東西方“共愿”?
- 拉薩市八廓街道:“甜茶議事會” 架起“連心橋”
- 青藏公路:日月山駛向繁榮的“快車道”
- 第七屆進博會上海館亮相 小小紅磚“石庫門”藏著大奧秘
- 泰國參展商:參加進博會將共享中國大市場 期待實現互利共贏
- 拉滿“7”待值,共赴開放盛會
- 湖南東安高標準農田優(yōu)質晚稻開鐮收割
- 七赴進博會,三星勾勒人工智能未來圖景
- 你的車險漲價原因找到啦
- 三星“AI for All”亮相進博 融合創(chuàng)新產品助力“新消費”
- 技術現代 先享未來 現代汽車閃耀進博會
- 和府撈面以“質價比”塑造餐飲競爭力
- AI技術顯現創(chuàng)新勢能,三星第七次亮相進博會
- 2024年廣東省定向聯賽在江門臺山舉辦
- 培訓下一步,尋找新增長
- 話劇《翻山?!饭鹆忠陨綖槟?首次戶外夜實景演出
- 什么是身體活動,它能代替體育活動嗎|運動是良醫(yī)
- 芭蕾舞劇《天鵝湖》在貴陽上演
- 廣西侗鄉(xiāng):新樓落成盡展非遺風采
- 文化中國行·長江之歌|元代水閘遺址:循水考古,打撈元代
- 馬拉松與北京秋景相映成趣
- “60后”臺胞秦巴腹地覓鄉(xiāng)愁 扎根40載心安即為家
- 在進博會“遇見上海” 第七屆進博會上海館亮相
- 人工智能雙刃劍,如何把好“安全關”?
- 西藏大學舉辦第七屆珠穆朗瑪文學藝術獎獲獎作品論壇
- 中國多地法官及業(yè)界人士齊聚重慶高院 共話知識產權保護
- 京劇票友匯聚余三勝故里湖北羅田角逐“十大名票”
- 2024“愛運動,愛飛行”模擬飛行進社區(qū)活動(廈門站)亮相文博會
- “碳”啟未來 業(yè)界為綠色高質量發(fā)展之路建言